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队伍建设>>阅览文章

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

 

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

\r\n

\r\n

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赵 静

\r\n

教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、成功的爱,因为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。对于吴邵萍老师来说,爱,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。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,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,树立科学的儿童观、教育观、教师观,对孩子一视同仁,无私奉献,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。她常说,孩子的心灵最纯洁,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,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,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,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。她班上有个叫小雯的孩子,说话不清,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,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“无可救药”了,而她不灰心,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,和家长密切联系,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,三年后,小雯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。
我发现现实生活中,教师爱学生总会有“学习好”倾向,因为学习好而爱学生。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,并给予格外的爱,已经成为一种事实。毋庸置疑,学生的天职是学习,学习好是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,也是社会所期待的一个目标。从客观上说,学习好确实是促进教师热爱学生的一个条件,但它不能成为教师爱学生的理由。表面看来,爱学习好的学生不错,可仔细想来,如果把学习好作为热爱学生的一个条件,就不仅会使学习好具有光环效应,而且也会冷落那些学困生。前者由于学习好,会忽略其他方面;后者会因为成绩不理想,而放弃学习。
\r\n

看过这样一篇报导,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试验,他们从某小学各年级中选出十几个班,对这些班学生进行“发展预测”。之后,把优异学生名单告知有关教师。所谓的“发展预测”只是摆样子,而优异学生的名单,则完全是随意指定的。通过老师的言行、态度等把这种喜爱和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这些学生,使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,更加自爱、自强、奋发向上,力求使自己不辜负老师的期望,最终取得了进步。可见,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教师的爱好有着密切关系。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,推动力,促使学生追求进步,积极向上,并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。可见,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鼓励,都足以影响这个孩子一生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努力向吴老师学习,努力做到真正地爱每一位学生。


打印】【关闭